如果有,是不是分流八成也不够?
这些事情,谁都说不清楚,只有当事人才晓得。
但有一点却非常清楚,如果当时北宋财政充足,王安石办事肯定不会那么急——毕竟他担着被罢相的风险!
朱铭望着愈发急促的河水,不禁感慨道:“钱啊!”
赵逢吉、符行中、王槐等人,静静站在皇帝身后,却是报以无限崇拜的眼神。
如此庞大的工程不是谁做皇帝都敢下定决心。
不仅仅是钱粮问题,还要搬迁好几座城池呢!
迁徙治所,重建城池,移民安置,这些钱都还没算进去。
而且摊丁入亩之后,不能随意征发徭役。地丁银肯定拿不出这么多,主要经费还是得朝廷出,财政压力相比前宋时更大。
这样做也有好处,不会把无数百姓逼得家破人亡。
朱铭说道:“我出京之前,太上皇曾经提醒,让你们束水攻沙时,一定要考虑到凌汛问题。”
“凌汛?”三位治河官愕然。
关于凌汛的记载,早在西汉时期就有。
但自从黄河频繁改道之后,凌汛反而不怎么出现了,就算有规模也不大。这可能跟治河方法有关,到处分流泄洪,让大规模凌汛无法形成。
一旦束水攻沙,可能凌汛会越来越频繁,而且规模也会越来越大。
有得必有失,不存在什么万全之策。
三位治河官一番讨论,由赵逢吉说道:“以前的分流河道与闸口,在束水攻沙之后也不能废弃。尤其容易造成凌汛的河段上游,应当开挖新的泄洪道,一旦遇到险情立即开闸。最好再开挖几个湖泊以作泄洪储水之用。”
……
在临河县逗留数日,朱铭继续北巡。
黄河这边没有决堤,长江、钱塘江却是闹腾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