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梅家大儿,则很可怜了。 以他的名义卖掉了老爸辛辛苦苦替他挣下的这栋楼,到手110万,事实上并不真正由他支配。 已经虎视眈眈在旁的债主,直接就收了这钱去。一分也不给他留。 当年,梅庭秋可是被几十个债主逼.债关键那些债主虽多,却不像大儿现在的债主凶狠。他们不会真把梅庭秋往绝路上逼,都从未想过要卖楼来还债啊。 结果大儿不肖,如此轻易就把属于他的这部分“固定资产”卖掉了。 就算如此,梅家大儿欠下的巨额债务,依然远未还清。 但卖掉了楼后,债主知道他也没有“固定资产”可供变卖了,看守他也没那么紧了。 梅家大儿趁机跟老婆一起,找二弟借了几万块钱,就远走高飞,跑到“开放之都”去躲债去了。 至于在新城市新环境下的谋生之道,梅家大儿早就想过了。🌍 其实也不用怎么想,毕竟他技能有限。 到了“开放之都”,只能又重.操.旧业,开起出租车来。 向二弟借的几万块名义上说得好听,其实没得还了,就是用来购买一辆运营的出租车的投资。 以此来混口饭吃。 梅家大儿和他老婆,一共育有二子一女。 女儿读初中了。小儿子才两、三岁,还没钱送去读幼儿园。 至于大儿子,已经二十出头。早已无心读书,出去打工了。 梅家大儿夫妻做那种地下的生意,导致欠下巨额外债,就算是被.逼卖掉了110平“一线商业楼”给梁腾,得到108万,仍然不够偿还欠债。 这对夫妻就非常果断的,把二子一女统统托付给了他们的弟弟,也就是“梅家二少”。 还向二少“强借”了七万块钱,夫妻俩就跑到“开放之都”去躲债了。 拿那七万块的本钱,租房住,开出租车谋生。 夫妻俩的二子一女,小儿子和女儿倒也罢了,可以“赖”上梅家二少。你二少有一口饭吃,总不至于让侄子和侄女饿死吧? 不至于让侄子侄女冻死街头吧? 亲叔叔总不会无情至此。 但“梅家大少”的大儿子,二十几岁了。在农村早就是适婚年龄了。 想当年梅家大少16岁就娶妻了。 大儿子要娶亲,当叔叔的顶多帮衬你一些。娶老婆需要给女方大额的彩礼,还需要有房有车,还需要购置许多东西需要摆酒……这各种花费,当叔叔的能帮多少? 顶多封几万块的红包给侄子当贺仪,也就到顶了。 已经正式分了家的,叔叔不可能“送房子”给侄子结婚吧? 虽然叔叔家现在仍有许多房子,但他要留给自己的子女。不可能那么关照侄子的。 大侄子继承了“梅家大少”夫妻的基因,“颜值”方面,倒是非常优秀。 然而如今这世道,女方在男方有钱的时候,跟你讲“颜值”;男方没钱的时候,跟你讲“金钱”“颜值”…… 总之,大侄子“家道中落”,宛如一个“缩小版本”的曹雪芹或者说是曹雪芹的文学形象“贾宝玉”吧,对如今适婚女子的吸引力,已经降至冰点。 “梅家大儿”夫妻,亲手毁掉了由爷爷打下来的“江山”,大侄子空有“颜值”,却连读书都瞌睡的,又没房没车没固定的高薪收入,甚🖀至,连能够“改变命运”的捷径都没有,女生们没看
得上他的也不奇怪。 按照命运的强大的尿.性,估计他这辈子走的,就是一条活生生的“平凡之路”。 “梅家二少”对于大哥夫妻,也非常不满,乃至气愤。梅庭秋举债建房的艰辛,当儿子的都历历在目。怎么大哥就这么轻易的,几年间就把父亲给他的遗产败光了呢? “梅家二少”对于自己这三个侄子侄女,倒也没有恶感。反而觉得他仨都挺懂事的。 但“梅家二少”自己小家庭的生活压力也非常大,给予侄子们的援助,只能维持在极低限度。 梅庭秋的两个女儿,各自分得60平的“一线铺面”当然名义上女婿各给了几万块钱梅庭秋,算是买的,一直在努力攒钱,打算盖新房子。 她俩分得的房子,只有一层很旧很古老的破屋。当年梅庭秋第一.次建房时为了省钱,地基只打了浅浅50公分,便盖起这第一层房子。 这种房子谁敢往上加盖。只有彻底拆了重新钻桩打基础,重新盖过新房子。 梅家大女儿无业,生有二子二女,她负责照顾儿女都够了。她老公,倒是经营着一个加盟的铝合金门窗店。日常赚到的钱,扣除伙食费,就是节省下来,准备盖新房。 梅家小女儿在药店卖药,收入微薄。她嫁的老公是个县城里重点中学的老师,收🗜入不算太多,但胜在稳定,假期又多。两夫妻只生了个儿子。不是不想多要孩子,而是老公属于“公职”,不敢多要,否则违反了相关规定,直接要被开除掉。 两公婆努力打“死.工”,努力攒钱准备盖新房。 因此,两个姐姐能给予“梅家大儿”的支持,相当有限。 本来嘛,“梅家二少”有机会减轻生活压力的。 他结婚较晚,找对象时,在重点初中当老师的二姐夫,说要帮他介绍一个女同事。 梅家二少也去跟那位重点初中的女老师见了面。也就是俗称的“相亲”。 结果,女老师挺满意“梅家二少”的家境,对他还算过得去的外貌条件,也表示了认可。但“梅家二少”对她却一点都不感冒啊。关键还是女老师长得一副“惨不忍睹”的尊容。二少想着如果娶回家当妻子,天天对着这张脸,恐怕连饭都吃不下了…… 为了防止日后因为“厌食”而“英年早逝”,二少毅然决然的拒绝跟这女老师谈对象。 他后来娶的老婆🔑,是他自己找的。 结婚之前,女方在影楼工作的。结婚后辞了工,就再也不去找工作了。 当时梅家老爷子梅庭秋虽然刚逝世不久,但他家的新房早盖好了。欠债也还清了。而梅家大少夫妻,正是赚钱赚得风生水起之际,梅家二少自己掏钱经营着一家电脑维修店,也可以称之为“小老板”。 所以,穷苦人家出身的女老师,感觉嫁给梅家二少就像“嫁入豪门”。 嫁人后不再工作。这不也是“豪门媳妇”的标配待遇吗? 当时她只生了一胎女儿。因为是剖的👩,第二胎男孩,是在未来四年之后才降生的。 女儿降生之后,就检出“先心病”,花了近3万块做了手术。但身体仍弱当母亲的,更有理由不外出工作了。她需要在家全天候照顾女儿。 似乎也说得过去。 从此她就当了家庭主妇。当习惯后,再也无心找工作了。 其实从一开始结婚的时候,就有了兆
头的了,“梅家二少”娶的绝对不会是个节俭的女人。 怎么说呢? 从二少的那场婚礼就可以看得出端倪来了。当时梅家的人都希望按照这边传统,在家里摆酒大宴亲朋。 反正家里有足够的地盘,又有足够的人手。 一般城里人没办法选择在家里摆喜酒,而是了酒店订制,那是由于城里购买的只是商品房,哪里有地方摆呢? 而梅家在镇上拥有好几层楼的房子,小有资产,活得完全像个城里人了。 但骨子里他家仍保留着当年“村里”刚分下土地时,农村人的思维及习惯。也就是说,“梅家人”一致认为摆喜酒这东西应该在家里摆。多么热闹啊。 好吧。说最真实的理由 在家里摆酒,可以节省很多钱啊。 梅家亲戚朋友多,加上女方据说结婚那天要包个“大巴”来的,🕷🎓来白吃白.玩的“生亲”也要预定15桌左右。如此一来,梅家二少的婚礼至少预计需要90桌,才搞得定。 这90桌酒席,在自家摆酒,成本撑死了也不过是350块一桌,90桌总共就是31500块。去酒店,最便宜的一桌酒也得850块了,90桌那就是76500块。这是“久集镇”上的酒席行情。家就在“久集镇”,也不可能跑到别的什么地方去订酒席吧。 但二少娶的老婆,不仅坚持要在酒店摆婚宴酒席,还坚持要在镇上档次最高的4星级的鸿运酒店摆酒。 这就把每桌酒席的价格推高到了1100块在后世这种价格当然不算什么,但在当年就是天价了。 单单酒席的支出99000块。 本来嘛,梅家收取摆酒席的红包,虽然无法回本,但至少可以回一半本钱,等于自己“⛳🞟损失”一半的钱。被二少的老婆这样一搅和,只能收回五分之一的酒席钱亲朋们总不会因为你在高档酒店摆酒,就把吃喜酒的红包又封厚一些。 就因为那女人的坚持,办婚宴酒席,多浪费了7万多。 梅家二少的负担之重,可想而知。 后来,😪🄏☍梅家闹出了大少欠下巨额债务,被追债的逼得“苦不堪言”。干脆变卖掉了属于他的那部分房地产给梁腾。 大儿两公婆,就丢下三个子女给“梅家二少”,自己逃往“开放之都”。 “梅家二少”需要养老婆,养身体不好的女儿。因为他的岳父大人被查出患上“尿毒症”,家里实在穷困,连每月的“透析”费用,都必须指望女婿了。 这关系着“救命”的费用,“梅家二少”咬咬牙,每月也得固定的给岳父打600块钱。 二少现在每年的铺租收入,也就是3万块。这三万块每年得打7000左右给岳父家后来岳父家购买了新农合的医保,医疗费一部分报销,梅家二少支持岳家的费用才减了一半。 剩下两万多块钱,要养老婆女儿,还要养三个侄子侄女。他母亲仍健在,也要养活。 因为生意惨淡,二少经营的“电脑维修店”早关门了按照他老婆的玩笑说法,这维修店几乎没啥收入,感觉就是为了找对象骗个老婆,需要比较体面身份,才开的店。 如今二少全家只靠那些租金收入,来维持日常的生活开销。 过得艰难无比。 还有个头痛的事:属于大哥的那份“一线楼房”,如今卖掉给了梁腾。当年老爸梅庭秋盖房时
,是把“大儿”和“二少”这两份家产视为一个“整体”,以此来设计图纸,再找人一古脑来盖的4层楼房。 因为铺面这一面,只有十多米的宽度,导致200多近300平的地皮,纵深就有30米了。 尽管是三面光的地皮。⚪但房背后紧挨着邻居家的平房,没设有通道。日后邻居家盖起了楼房之后,这地块,就只剩下前面和侧面这“两面光”了。 梅庭秋最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,曾经试图跟后面这家邻居商量:是不是两家在相接的位置,各缩回1.5米,留出一条3米的通道。 有这三米巷子,既可以开个“后门”,出入方便。还可以在屋背后“采光”,让房子盖好之后,住得更舒服。 邻居全家人斟酌之后,却觉得不划算。 为了屋后的采光,缩回1.5米,那可是10多米的宽度啊,这缩少1.5米的面积,就相当于舍掉了近20平的地皮,用来采光如果盖个五层楼,那就总共减少了上百平方的面积啊。 梅家地皮近300平米,少掉20个平方不心痛。但邻居家宽度跟他家差不多,但不到十米的深度,也就是只有100多平的地皮面积,少了这近20平,面积瞬间缩水五分之一。感觉大大的不划算。 再说了,采光不足是你梅家地块太深了才会遇到的问题。 像邻居家十米不到的纵深,挺好设计户型图纸的。 完全没必要在屋后开“通道”,开“后门”。 梅家无奈。只得在地皮盖起的楼房中间,开了20几平方的“大天井”,用来采光。 当然,这“大天井”是从第二层才开始弄。一层因为考虑到要出租,所以全部担空了。 等到后来梅庭秋不在了。他两个儿子开始分家,各过各的。 大哥要了110平的那一份,可以在正面和侧面采光在邻居家如今尚未建房的情况下,屋后也可以采光,户型设计得就相当理想。 而那个在房屋中间开辟的“采光井”,占用的全都是“梅家二少”分到的这130平地皮盖的楼房。 这份房产,扣除掉采光的20多平之后,真正实用面积,其实还要比大哥分到的110平略少。 这并非梅庭秋老爷子“神机妙算”,能料到两兄弟终有一日要分家,所以把没有“天井”的作一份,给他比较偏爱的大儿。有“天井”的又做一份,给二儿。 那是因为,大儿后来分到的这份房产,侧面都可以开窗采光。屋内设计“采光天井”,自然朝着另外那一份房子倾斜。 人算不如天算啊。 分家时,大哥贪110平的这份“采光好”。以后如果发财得不得了,重新拆了再建,户型好设计。就挑选了它。 结果谁能预料?居然被债主逼着卖掉了。 反倒是梁腾捡了个便宜,把它拿到了手。 “梅家二少”真是内心充满了怨气。跟他大哥吵架也吵了n次,气愤时真不想认这个大佬了。 然而,气归气,有母亲在旁眼泪汪汪的帮着大儿哀求,二少最终仍是需要帮大哥养二子一女。“借”几万块钱给大哥周转,开出租车。 梁腾将原本属于“梅家大儿”的这栋一线商业楼买下来了。直接导致“梅家二少”的经济状况,越发的紧张。 原因无它。只为最开始的时候,梅庭秋想着两个儿子和和气气
的过日子,所以建那4层楼房时,没准备分割成两栋,留给儿子。 梅庭秋只想着,一楼公用,2层给大儿,3层给小儿,4层他和老婆自留。以后按照这个方式分了家后,每人可以各自出租属于自己的楼层的房子,租金收入,就归各收租人。 以后分了家后,各家都有收入来源。但又不隔成冷冰冰的两栋两户。 孰料,这想法是美好,但老爷子也没活到见证两个儿子分家的那一天。 “梅家大儿”拍拍屁.股,携妻逃到“开放之都”避难去了。 “梅家二少”却紧张了。🗶他亲自出面跟梁腾接触,拜托梁腾迟些时间再来收房。他打算在两家中间盖一堵墙,分隔开两家。 梁腾随便“梅家二少”找人来隔墙,只要按照土地证上的面积来弄,不要多占到他买下来的这一边的楼房,就可以了。 梁腾将来大概率会拆掉旧屋建新房的。所以现在就不跟“梅家二少”一块修隔墙了。 “梅家二少”本来还打算跟梁腾这位新屋主商量,隔墙就弄个32公分厚,费用由两家分摊。但梁腾表明了以后会“拆旧建新”,所以要求不弄“共份墙”,否则以后拆旧屋不好拆。 “梅家二少”只好自掏腰包,修建了24公分的分隔墙。 这分隔墙一弄,他这边的房子就等于没有楼梯上楼了。 而且要设计成“出租屋”的格局,每层的卫生间的数量,也是不够。 “梅家二少”重新找人设计了“楼梯”,以及一楼的近30平的楼梯间,入户通道,停放电车及充电的空间。 这前前后后,改造加装修的费用,二少又欠下了十多万债务,才完全改造完成。 感觉上,二少又有点走回他父亲梅庭秋的老路子。 只不过,他爸需要借贷更多的钱,要向几十个亲戚朋友借款,才凑齐了盖主体兼装修的费用。而二少只需要向几位好友借个十来万,就可以搞好房子的改造和楼梯的增建。 连带装修好。 借出这些债务,“梅家二少”同样用收上🝞来的“铺租”和“房租”逐月偿还。本来只够生活开支的“租金收入”,又得挤出一部分来还债。日子过得更是紧巴巴的,一点都没有传说中的“包租公”的潇洒。 当然,只要“梅家二少”挺过了眼前这段举债还债的艰难时光,挨到以后,铺租逐渐涨到六、七千每月,他本人又始终“稳健”,不学他大哥老做梦一夜暴富,他小家庭的日子总会逐渐宽裕起来。 话说回来,他家就算“租金收入”多于两位大姐,但两个姐姐家,除了“租金收入”,还有工作收入。 尤其是二姐家,二姐在药店买药,二姐夫在重点初中教书,再加上租金的收入,一家就有三份收入。 所以可预见的未来,是二姐和二姐夫家,日子过得最为滋润。 这些都是后话。 梁腾以“迅.雷不及掩耳”之势,拿下了“久集镇”老街的“一线商业楼”。 至于“久集镇”的另外两处“一线铺面”,售价明显低于他已经拿下来的这栋。 并且都存在着“压价”的空间。不像梅家出售的这栋商业楼,其实梅家人不太想卖,但被债主逼着卖掉的。所以基本上没什么“降价”的余地。 另外两处“一线铺面”的定价,明显高于市场价格。 比如那70平的“一线
地皮”,明码标价63万。相当于9000块一平方了。然而它对面的供销部门的粮库,规划成一块块的“一线地块”,跟它就条件相当。前年出售时,也不过卖到5500块一个平方。 那是前年的事儿。不可能才过了两年,这条件差不多的70平地皮,就能比去📊🙋年5500的价格,一下子提升了3500块啊? 因此,这挂牌的70平售价63万,绝对是价格虚高。 估计是看到“供销部门”的粮库改造地块,很快销售一空。这位标价63万的地皮所有者,觉得慢慢卖,卖久一些,总能卖出去的。 神通广大的千羽大伯,也找人打探清楚了。 这报价63万的人家,两年前只花了38万的价格就拿到了地皮。现在企图“净赚25万”。 老实说,一般会在这“久集镇”上置办地产的,都是些本镇在外创业发迹了的大老板。或者在沿海大城市打工赚了钱的本镇人氏。 前者是大老板嘛,除了在老家购地盖房子之外,在大城市他也有新家。后者呢,一般是先拿出全部积蓄,加上举了债,才在本镇成功盖了房子。今后还会用半辈子时间来还债的。 不论是哪种人,他们对于老家的房地产价格,往往都能打探得一清二楚。以38万的价格购地,两年后就想以63万的价格卖出,别人可没那么傻。这镇上的土地也没那么热。 所以这块“一线地皮”挂牌了之后,一次也没有人请“中介”带到现场去看过地。证明别说真正的成交了,就连“意向的购买者”都没有。 “大伯”还打听清楚了:那个70平地皮的拥有者,是一个寡母婆。她两年前帮儿子买的。 那寡母婆,并非做大⛳🞟生意发得不清不楚的人家。 她只是和儿子一块儿,在路边摆水果零售的小摊贩。 不要误会!以为摆水果摊的什么时候这么赚钱了?可以砸下几十万,买块“乡镇”的“一线地皮”。 其实那将近40万并非卖水果赚来的。 寡母婆本来有两个儿子。 她命苦啊,老公搞装修的。早些年跟着同族的亲戚去外地做工,失.足从高空坠落,当场身亡。亲戚也挺穷,替她.操.办了老公的身后事,并承诺她两个儿子的读书花费他都负担,直到两个儿子能自食其力。其它的赔偿就拿不出了。 好不容易两个儿子都拉扯长大了,以为日子要逐渐好转。 谁知,两个儿子跑到“开放之都”打工时,大儿不慎出了车祸。被一辆豪车撞死了。 对方也是讲理的。有点钱也赔得起。经过协商,赔偿了寡母婆40万。 寡母婆从此不放心儿子在外闯荡了,就叫他回家做点生意。 儿子年纪也不小了,寡母婆就想着替他娶妻,好传宗接代。 咬咬牙,在“久集镇”砸下了38万购得一块70平的“一线地皮”。 这就差不多🟣🟂掏空了大儿子车祸的赔偿金。 两母子就想着做点生意,积攒一笔钱,好在“一线地皮”上盖好一栋小楼。没钱盖五、六层,起码盖个三层吧! 一开始,还不是贩水果混生活费。 两母子很是勤奋,养起猪来。 毕竟前一年猪肉价异常恐怖,养猪大户都赚了个盘满钵满的。 两母子眼馋,感觉养猪只要勤快,也没什么大的技术含量。于是就干这个了。
想着赚大钱,一口气养了上百头猪。 又舍不得雇人。两母子起早贪黑,一天几乎有大半天的时间都是耗费在割猪草、煮猪食,一大桶一大桶的用扁担挑去喂猪。 一个月没有一天节假日。长年无休的劳作。 整整一个年头,365天啊,俩母子天天操劳宛如拼命,捱到肥猪即将出栏时,他俩都瘦得惊人,也黑得吓人。就差没有🜶🆧把“苦命人”三个字铭刻在脸上了。 好不容易盼到了第二年猪可以出栏了,日子就要苦尽甘来。谁知,这年的猪肉价却迎来了大跳水。 猪肉价格,还不到去年的五分之一。 这不奇怪。 农村人的思维定势,都极为雷同。去年看到猪价如此高昂,就一窝蜂的都跑去养猪了。结果马上就导致生猪供应量暴增了数倍。 供大于求了,自然肉价就应声而落。 总之,那一次养猪,两母子不但没赚到钱,还亏了好几万块。 就在这种情况下,两母子转而摆起水果摊,混日常的生活费。 盖房子的钱迟迟没有着落。 别说盖三层了,就连先盖个一层出租吧,俩母子也拿不出钱来。 连个像样点的房子都没有,谈何娶妻生子、传宗接代呢? 母亲于是和儿子商量:干脆不要那块“一线地皮”了。之前贪图它是国有土地,贵也买了下来,打算再努力挣点钱,加上家里原有的几万积蓄,就够盖个三层楼房装修的了。 盖好了房子后,可以拿土地证和房产证,去向银行贷款,然后就能解决儿子娶老婆的各种费用了。 结果,现实打破了美好的梦想。 做养猪生意,不仅没赚到钱,还把家里原有的几万块积蓄挥霍一空。 这种情况下,盖新房和娶媳妇,都遥遥无期。 母亲便来和儿子商量:“久集镇”挨近圩镇有许多村民填水田,然后划出来的小块地块出售。 分.割的地块也是70平方每块,因为没有证办给你,并且占用的农民自家的承.包地,因此卖得相当便宜。基本上都是几万块就能拿到70平。 母亲非常心动。不到5万块钱就能拿到70平土地,之前她家拿那70平国有地,却砸了近40万连同办过户手续。十倍的差价啊。 反正是自住的,没想过以后变卖。所以母亲主张:卖掉70平的“一线地皮”,拿卖地的钱,再来购买70平的农村地如此一来,就连后续的盖主体装修的费用都有了。 如果卖的价格很理想,除了盖好并装修好房子,甚至连娶媳妇的钱,都有了呢。 唯一的遗憾,就是“一线地皮”没了。 以后靠吃铺租来过安稳日子的美梦,也没了由此可见,原来这块地贵,贵的不仅仅是国有地,还因此它是“一线”的。 但世事岂能十全十美。 两母子已下定决心,变卖“一线地皮”。 这事儿关系到家里的“香火传承”啊,岂能不重视? 祖上一直是“一脉单传”,也就是说每代人里只得一个男丁女娃当然就多着呢。本来到母亲这一代,生了两个儿子的,已然结束“一脉单传”的“传统”。但大儿子不是在“开放之都”出车祸丧命了吗?又变回了“一脉单传”。 因而寡母必须用最郑重的态度,对待小儿子的“娶妻生子”大事。 宁可不要“一线地皮”了,也要替儿子盖个新居,好娶老婆生儿子…… 梁腾靠着“大伯”的人脉,把对方的底细摸清。.xs 既然知道两母子是急着售出地皮,好有钱去购买近圩镇的那些农村地块。梁腾当然不可能按照对方63万的价格支付。 他直接杀价到45万,只给对方留7万的利润空间。 梁腾计算过了:对方买没手续的农村地,需要近5万。打地基3万,盖三层主体9万,装修10万左右。也就是说,27万弄好一栋新房子。 给45万还能剩下18万,够他家娶妻的各种花费。 给彩礼,摆酒席,添家电,娶完老婆,大概还能剩下几万块吧。 剩多少,那就用来充当做生意的本钱。 足够了。 结果,经过一轮谈判,最后梁腾多加了两万,用47万的价格,拿下了对方急于出手的“一线地皮”。